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

2022年世界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展望全球与中国经济及政策)

编辑:四季 发布于 2022-12-31 21:05:54 共14人阅读 分享到
文章导读

中国网财经12月31日讯(记者 李春晖)在全球性大通胀、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地缘冲突等负面因素影响下,2023年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而中国经济在疫情防控措施持续.

中国网财经12月31日讯(记者 李春晖)在全球性大通胀、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地缘冲突等负面因素影响下,2023年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而中国经济在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和“稳增长”的政策利好之下,有望在2023年走出独立向上行情,成为提升全球经济活力的重要力量。

2023年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多国推出了大规模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然而伴随着疫情的逐渐消退,刺激政策的滞后效果叠加需求的快速复苏以及乌克兰危机对能源和粮食价格的“推波助澜”,使多数经济体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通胀。

在通胀压力下,2022年全球央行开启“加息潮”。然而这种应对通胀的举措又形成了新的风险因素:快速和频繁的加息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进一步增添了经济增速下行压力。

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经连续四次调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在10月份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至2.7%,并称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有25%的可能性降至2%以下。

而全球通胀的降温仍然比较缓慢。IMF预计全球通胀将从2021年的4.7%上升至2022年的8.8%,即使展望至2023年,通胀仍将高达6.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尽管当前美欧高通胀已现下行拐点,但仍处明显偏高水平,2023年上半年主要央行加息过程还会持续——尽管节奏会有所放缓,而这将继续加剧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此外,乌克兰危机在2023年得到和平解决的概率也很低,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仍可能给2023全球经济运行带来不可低估的下行风险。

中国经济有望走出独立向上行情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得益于防疫政策的大幅优化调整,有望在2023年走出独立的上升行情。

12月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疫情防控“新十条”,中国防疫政策开启了三年以来最重要的优化调整,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为2023年工作重点,并明确“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将“稳增长”列为“三稳”工作之首。

“2023年,为期三年的疫情冲击将全面消退,这会带动国内GDP增速在全球经济减速背景下逆势回升。”王青表示。分析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即将进入疫后重启,有望在2023年重回5%-6%的潜在增长率。

中国经济的强势复苏,有望成为提升全球经济活力的重要力量。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中国经济复苏的外溢效应有望减弱全球经济的衰退程度。一是中国的海外旅行购物和进口需求将逐步释放;二是中国企业预期改善将增加其对海外投资;三是中国经济改善将使在华外资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回流;四是资本市场预期改善带来的财富效应。

消费将在2023年重新焕发活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并且“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2022年以来,国内疫情的多次反复使餐饮、文旅等线下接触型服务业受到严重冲击。而随着防疫政策持续优化,消费场景将不再受限,积累的消费需求也将得到释放。分析机构普遍认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较2022年显著提升。

服务业是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防疫政策优化所带来的服务业快速复苏,将对就业和收入预期形成正向带动。“服务业回稳向好,是市场预期增强的标志,特别是服务业的修复有望推动青年失业率下行。劳动力市场将开启渐进修复模式,线下消费持续恢复活力,对就业形成支撑。”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

李超预计,2023年我国将进入“消费复苏→企业盈利上升→就业形势好转、员工收入上升→消费复苏”的正向循环。

此外,由于我国自疫情以来一直未采取“大水漫灌”式刺激政策,使得通胀保持温和水平,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展望2023年,我国CPI预计将继续保持温和上升水平。

“消费反弹有可能带动消费品价格阶段性较快上涨,但总体形势将控制在温和状态。猪周期进入价格下行阶段也会对CPI涨幅起到一定抑制作用。2023年CPI快速上涨的风险不大。”王青表示。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2011- 东南医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