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嘉银金科:以科技创新赋能金融数字化转型

编辑:环球读报网 发布于 2022-03-21 06:27:46 共16人阅读 分享到
文章导读

2022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给金融科技行业吹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春风,指引着金融科技行业在新时期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台阶。诞生于上海这片金融科技的沃土,嘉银金科立足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智慧运营,用科技和热爱汇聚点滴价值,给梦想可能。.

  2022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给金融科技行业吹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春风,指引着金融科技行业在新时期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台阶。

  诞生于上海这片金融科技的沃土,嘉银金科立足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智慧运营,用科技和热爱汇聚点滴价值,给梦想可能。十年间,嘉银金科专注于金融科技硬实力研发,重点构建了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理念的云服务平台和金融风控体系,助力数十家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数字化跃迁,将数字普惠的价值传播到遍及城乡的神州大地。

  掌握核心技术

  推动数字转型

  近年来,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金融服务的生态环境,科技的聚合推动着金融服务实现了更快响应、更准触达、更优服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了深刻的诠释。

  作为金融科技的探路者、创新者,嘉银金科自成立伊始便毅然选择了自主创新这条艰难而正确的道路。技术工程师出身的创始人严定贵,从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出发,十年间带领嘉银金科成功登上纳斯达克这一全球资本市场瞩目的殿堂。

  嘉银金科的技术演进路径,见证着数以千计科技人才的汗水。在技术创新上,技术架构从0到1完全自主研发,全面的数字化改造让整个技术架构自主可控。在风控系统上,实现了从人工信审到半自动信审再到全自动信审的跨越,机器学习自我迭代使得风控能力的进化始终领先市场。在人才培养上,从国内外一流学府掐尖聚才,无数科技人才实现了从管培生到技术领军人才的成长。

  数字化转型的意涵,就是要以数据为基,实现流程数字化、监督自动化、决策科学化。在数字化的嘉银金科,数据从单一的风控元素演进为覆盖获客、风控、运营、贷后全流程的生产要素,数据的血液将贯穿于企业的每一寸肌理。

  赋能传统金融

  构筑生态闭环

  基础设施缺乏、人才支撑不足、数据积累不深,成为了无数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改造中的难言之隐。针对这些痛点,嘉银金科通过旗下金融科技子品牌极融,提供了“助科技、助信贷、助运营、助贷后、助创新”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通过在流量供应、风控建模、贷后管理、产品设计和运营服务的多方面改造,以科技赋能传统金融实现数字化升级,助力金融机构构筑互联网信贷生态闭环。

  针对最为核心的技术与风控领域,依托成熟的自主研发能力,嘉银金科实现了技术组件化、模块化、自动化,先后研发了天引智能资金管理平台、大禹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极融明鉴智能风控系统等多个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以更好地适配不同需求、不同类型、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金融机构,不仅能够应对当下的多种服务场景,也能适应未来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服务小微三农

  践行数字普惠

  数字化改造后的传统金融,让万千尚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用户与金融机构紧紧相连。作为数字普惠的践行者,嘉银金科提出了“给梦想可能”的口号,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金融科技为基石,有效降低金融服务成本;通过移动互联网场景多维度触达用户,普惠金融的覆盖面获得显著提升;小额、纯线上、无抵押的业务模式,大大降低了服务门槛。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嘉银金科助力千万小微企业主及个人充分享受阳光下的金融信息服务,实现梦想。

  不仅如此,2022年起嘉银金科将拿出更多资源服务三农,运用数字科技探索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技术创新上,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文字识别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方式结合,快速定位三农人群;在产品创新上,针对不同地域,结合特色产业,给予各类经营主体配套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在服务创新上,客服系统进行全面的适农化、适老化改造,打通金融服务进入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的发展瞬息万变,但对于一家负责任的金融科技企业而言,服务大众的初心始终不变。嘉银金科将继续以创新提升科技竞争力,用技术构建服务小微、服务三农、服务大众的数字化金融服务新生态。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本文标题:嘉银金科:以科技创新赋能金融数字化转型由用户上传并发布。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2011- 东南医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289号